2024年6月28日下午,沈陽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張志佳教授在我校F325教室進行了題為“推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學校科技處、bv伟德官方网站等聯合舉辦,吸引了來自多個學院的師生積極參與。張志佳教授憑借其豐富的科研經驗和在智能裝備制造領域的深厚積累,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内容豐富、視野開闊的學術盛宴。
張志佳教授的講座圍繞“多學科交叉融合”這一主題展開,重點探讨了如何通過學科間的合作與融合,推動智能裝備制造業的創新發展。他指出,随着科技的飛速發展,智能制造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支柱,正在重塑全球制造業格局。尤其是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背景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對于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這種轉型升級的關鍵就在于多學科的交叉融合與協同創新。
張教授首先介紹了當前智能裝備制造領域的前沿技術,包括智能感知系統、機器視覺、無人駕駛技術等。他指出,這些技術的共同特點是它們都涉及多個學科的交彙,例如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計算機科學、機械工程等。因此,推動學科之間的深度融合,不僅可以加速新技術的研發,還能夠大大提升裝備制造的智能化水平。在講座中,張教授還通過具體案例展示了多學科交叉如何應用于實際的智能制造項目中。張教授特别強調,智能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而多學科交叉正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他認為,未來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師需要具備跨學科的知識背景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因此,在高校的科研和教學中,應該注重跨學科的合作與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加廣泛的學習平台和實踐機會。在講座的互動環節,師生們紛紛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向張教授請教,讨論内容涵蓋了智能制造裝備的具體應用、無人駕駛的技術瓶頸、以及多學科交叉合作的實際操作模式等。張教授對于每個問題都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并結合自己的研究經驗給出了寶貴的建議。通過此次互動,參與講座的師生對智能裝備制造和多學科融合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本次講座不僅讓師生們深入了解了智能裝備制造業的最新發展和未來趨勢,還為大家展示了多學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和廣泛應用前景。張志佳教授通過生動的講解和豐富的案例分析,使得複雜的學術問題變得易于理解,為廣大師生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此次講座的成功舉辦,不僅加強了我校與沈陽工業大學的學術交流,也為我校在智能制造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未來,我校将繼續推動學術交流與合作,培養更多具有跨學科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為智能制造産業的升級和創新貢獻力量。
主講人簡介:
張志佳,教授,博士生導師,沈陽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執行院長,1996年和2002年分别于東北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2006年于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獲得博士學位。2006年到沈陽工業大學任教至今,獲評遼甯省教學名師。作為負責人獲省教改獎2項、校教改獎多項。在産品表面缺陷檢測、駕駛行為安全監測、無人車外界環境感知三個方向上對機器視覺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已在相關行業得到應用。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市級科研項目和企業課題15項,發表SCI/EI檢索論文35篇、授權發明專利12個、培養碩士生30名、指導博士生5名,指導學生國家級雙創項目多個、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并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