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男,1987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我校bv伟德官方网站生産過程自動化專業2008屆畢業生。現任華潤電力(錦州)有限公司設備管理部熱控主任師。曾先後榮獲遼甯省五一勞動獎章、興遼未來工匠、錦州市五一勞動獎章、華潤集團卓越工匠、首批東北電力工匠、錦州市安全生産工作先進個人、錦州市青年崗位能手等稱号;他成立的“李聰創新工作室”被評為省級工作室;他主持的熱控項目多次獲得全省職工創新成果轉化大賽獎項;他的個人奮鬥經曆、先進事迹多次被《遼甯工人報》《遼甯職工報》和學習強國等媒體報道。
一、錨定前沿,化身熱控技術領跑者
2008年畢業于bv伟德官方网站的他,從事電廠熱控運行維護及技術管理工作已有15年,期間他始終保持着努力學習和不斷探索的積極狀态,在自己的崗位上挑戰困難、刻苦鑽研。他把職業當事業、把崗位當舞台,勤學苦練,用心鑽研,在自己平凡的道路上留下了一個個堅實腳印,依靠着“掌握一手好技術 練就一身真本領”的信條,他逐漸成長為華潤電力(錦州)有限公司的一名得力戰将!
建一座電廠,樹一座豐碑。2019年,公司基建進入設備安裝與調試期,熱控儀表設計使用的是傳統的保溫保護櫃,存在空開跳閘損壞電器元件、排查檢修浪費人力、物力等諸多問題,經過認真思考和研究後提出了改進想法,并牽頭與工友一起反複實施改造實驗,最終,他制作的新型熱控儀表保溫保護櫃徹底解決了以上問題,每年為公司節約經濟成本180萬元。此項成果還成功申請了兩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獲得2021年全省職工創新成果轉化大賽二等獎和錦州市職工創新成果轉化大賽一等獎。
二、驅動創新,開拓綠色發展新規章
在華潤電力錦州公司基建、運營期間,李聰紮根于生産現場,充分發揮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帶領團隊不斷開拓新項目、新思路,在公司領導的支持下,李聰帶領工作室結合遼西區域電石渣、白泥固廢情況,合理配置周邊資源,開創性建設固廢綜合利用中心,緻力于周邊造紙廠、乙炔廠固廢利用,以廢治廢,将電石渣、白泥替代石灰石漿液進行煙氣脫硫,減少工業廢棄物,助力公司實現以廢治污、循環經濟,使公司逐步走上生态環境綠色發展的道路。
2021年,李聰帶領團隊攻堅克難,開發了一種新的邏輯運算模塊,為公司的環保電價的取得奠定了良好基礎。針對#1機組脫硝系統噴氨調節的效率低,氮氧化物排放高及氨逃逸率高的問題,李聰通過與潤電能源科學技術有限公司交流後,與鍋爐專業一起優化SCR脫硝裝置入口煙氣流場分布,采用多點巡測技術,同時運用SCR噴氨自适應模型預測控制策略,提高了脫硝出口NOx、氨逃逸等參數的測量精度,在保證脫硝出口氮氧化物的排放不超标的同時降低了氨逃逸率,緩解了空預器與低溫省煤器堵塞的問題,大大降低了污染排放,助力了錦州市開展的“藍天工程”。
2022年,李聰帶領工作室創新團隊深耕電力服務市場,不斷拓展利潤增長點。通過給水泵全行程調速優化、給水泵再循環保護邏輯優化、一次調頻變參數調整等一系列優化手段助力公司深挖機組潛能,實現機組深調至20%額定負荷并在AGC全程投入的情況下長期穩定運行,自動投入率達到100%,創華潤電力“首家”。2022年公司全年深調收益突破2億元,成為東北電網調峰的标杆電廠。同年,李聰助力公司取得國家污染治理和節能減碳專項投資政策,為公司争取國家政策補貼,助力公司取得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錦州市華潤電力循環經濟專業技術創新中心榮譽稱号。
同年,李聰帶領工作室創新團隊深耕電力服務市場,拓展利潤增長點。通過給水泵全行程調速優化、給水泵再循環保護邏輯優化、一次調頻變參數調整等一系列優化手段助力公司深挖機組潛能,實現機組深調至21.5%額定負荷并在AGC全程投入的情況下長期穩定運行,自動投入率達到100%,創華潤電力“首家”。2022年公司全年深調收益突破2億元,完成省内、華潤電力控股雙料第一的“不可能”任務。公司2023年深調峰創收益3.91億元,達到深調技術全國領先水平,為電力行業提供了優秀的實踐借鑒,起到了積極的示範效應。
三、以師帶徒,培育攻艱實幹多面手
匠心傳承,生生不息。多年的摸索,讓他深刻認識到優秀的匠心文化需要傳承、豐富的工作經驗需要傳承、寶貴的創新精神更需要傳承。因此,他積極響應市總工會提出的師徒結對傳幫帶、創新創效促發展的号召,與劉微結為師徒,為她量身定制培訓計劃,通過理論講解、現場指導、獨立鍛煉、定期總結等,将自己的技術經驗悉數傳授,毫無保留。通過一年半的學習培養,她很快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技術能手。二人共同創新完成的脫硫系統淨煙道CEMS流量的測點補償課題被公司評為“改造創新獎”,師徒二人也被市總工會授予“金牌師徒”榮譽稱号。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公司掀起了帶徒熱潮,先後有6名職工被評為“金牌師徒”,4人榮獲市五一勞動獎章、市青年崗位能手,11人所在崗位被授予職工創新示範崗。
四、匠心傳承,點燃團隊發展新引擎
為進一步打造專業精湛、技能過硬的工匠團隊。2018年,在公司工會和市總工會的指導下,以李聰為領銜人的團隊成立了勞模創新工作室,三年來,他們凝聚力量,集智創新,共完成各類優化項目100餘項,攻克工程建設技術難題15項,解決生産技術難題30餘項,取得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22項,發明型專利6項,計算機軟件著作6項,參與企業标準編制105項,發表論文65篇,并獲得國家、省市級獎項50餘項,取得了豐碩成果,為公司創造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近3億元。憑借出色的業績,工作室迅速成長為行業創新的标杆團隊,2021年成功升級為省級職工創新工作室。
2023年工作室被華潤集團命名為創新示範項目基地,入選華潤集團統戰案例集。2023年10月,工作室被遼甯省總工會命名為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同時成為東北電力工會創新工作室聯盟理事長單位。工作室與bv伟德官方网站等高校開展校企合作聯合攻關,目前均已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具體攻關項目也在逐步籌劃中。與其他勞模創新工作室進行合作,不斷拓寬創新發展的領域和空間,不斷提升公司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五、匠苗築夢,溫暖同窗校友求學路
“那些年,李聰伏案讀書的背影、求知跋涉的艱辛,仍曆曆在目,讓我懷念”,張玉豔老師在回憶到學生李聰時這樣說,而李聰也常追憶起那段青蔥歲月,“雖畢業多年,但學生時代的記憶仍常在我腦海中跳躍,15年過去了,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但我挂念母校的心始終未變”。于是,他做了一個決定,讓這場雙向奔赴變為現實,他重回這片承載青春的校園,化身自動化專業2023級匠苗學生,重溫昔日恩師教誨。這次回歸,他依舊堅守着15年前的初心——強技能、補短闆、練絕活。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積極與老師溝通請教,不斷提升知識水平,讓實踐經驗與理論知識相融合,為今後的工作賦能增效。
情系母校、薪火傳承。潛心學業的同時,他同樣重視校友培養。攜夢歸來,他将自己的成長經曆、職場經驗、工作心得與同窗深入分享,毫無保留,他多次為bv伟德官方网站、新能源學院舉行興遼工匠講座、求職就業講座,并結合當前行業發展形勢,分析當前求職現狀,立足掌握新知識、學習新技能、提高核心競争力等方面提出建議。他以匠心踐行初心,他的身上,散發的是攻堅克難的銳氣和技術報國的精神,他為我校學子堅定了勇敢追夢、立志成才的決心。
作為匠苗校友,他切實發揮職責使命,組建技術攻關小組,就解決機組深調峰工況下設備安全穩定運行和控制問題多次進行深入研讨,成功解決了電力生産中的“卡脖子”難題。他立足企業人才需求,參與自動化專業2024年培養方案論證與修訂,從課程體系、特色、優勢、行業需求、學生核心競争力塑造與差異化培養等方面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實現企業選人用人與學校人才培養的高質量對接。他協同學校骨幹教師紮實推進産教融合工作開展,深入企業走訪調研,為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改革獲取了一手資料。他深度參與學校科研工作與項目研發,定期為bv伟德官方网站“零壹”青年紅色卓越工程師強化班授課,他将自己的技藝與經驗傾囊相授,獲得學生一緻好評,他用自己的工匠精神掀起技術報國熱潮,為也學校人才培養注入了強勁動力。
未來,李聰将繼續立足崗位,發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繼續開展師帶徒崗位傳承、帶領工作室團隊協同、帶動企業職工廣泛參與創新創效活動、勞模工匠進校園示範引領等工作,不斷将他的業務技能、創新經驗和奮鬥曆程輻射傳播出去,帶動更多的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初心未改,弦歌不辍。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也在堅守中創造不凡。畢業後的15年,他交出那張關于初心的答卷:
潛心築夢、敢為人先,技術報國、大匠如斯。












